首饰机械网 >> 桥梁机械

工程机械突围转型寻出路多元求发展上虞

2022-07-13

工程机械突围:转型寻出路 多元求发展

2015年眼看着即将过半,残酷的现实告诉我们,工程机械行业的探底之旅仍未结束。其实这并不难理解,在内部的顽固病灶得到根治前,再多的外部利好面前也是力不从心。病根在哪里?产能严重过剩,消化需要时间;设备保有量极为庞大,缺乏淘汰退出机制,短期内难有改观;再加上用户出手越来越理性,二手机又占据大量购买机会,导致新机几乎销售无门。

困境之前,企业何去何从?这个问题行业在反复研究后其实早已给出了答案——那就是在坚守的基础上谋求转型突围。

坚守,工程机械仍是朝阳行业,未来有充足的发展空间,所以要坚守工程机械主业不动摇。但在此过程中,优胜劣汰是必然的,产能淘汰过程中只有真正的强者才能坚持到底,剩者为王;突围,不是放弃阵地,而是转移部分有生力量去攻占新领地,在旧阵地蛰伏,在新领地发展壮大,时机成熟后谋求新的崛起。

综合来看,在低迷的行业形势面前,工程机械巨头们几乎无一例外地展开了转型升级的“突围”之旅,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他们的最新动向。

徐工集团:以国际化和技术创新推动战略转型

徐工集团董事长王民曾说过:对徐工来讲,国际化和技术创新是最重要的两个发展战略,目标就是全球,用国外来带动国内,是市场的一个导向,来引领徐工有一个战略转型。

在持续低迷的行业形势下,徐工集团以国外先进的同行企业为追赶目标,深耕工程机械主业,提出“三高一大”(即高端、高科技、高附加值和大吨位)等发展战略。强化经营转型、突破高端技术、扎根全球布局,在研发实力和技术水平上不断实现超越和崛起。

为赶超世界工程机械尖端技术,徐工集团推进实施国际化世界级战略,加大研发投入,除建立上海、南京等国内研发中心外,还在欧洲、美国等设立了外部研究中心,形成了强大的创新推动力。

徐工机械某负责人说,这些年来,徐工的坚守并非死守,而是坚持创新,放眼全球的同时,还要“攻”得出去。今年以来,国内主要8类工程机械主机销量下降近半。然而,徐工主要经营指标继续保持中国工程机械行业第一。

目前,在中国经济新常态下,全球以及中国经济产业调整,势必会在工程机械行业内引发又一轮洗牌。在这种状态下,徐工持续推动“淬火式”战略转型,进一步夯实产品、技术、管理实力,稳健持续地提升核心竞争力。今年,主要指标持续居中国第一和世界第五,系列肌体健康指标持续向好。

三一重工:积极“从军”加速转型

5月6日,三一珠海产业园一期工厂开业投产时,三一重工总裁向文波在微博发文称,“三一终于有了自己的海岸码头,希望有一天能从这里开出世界最强大的航空母舰,装备中国军队!”这或许是三一重工首度公开对外释放“参军”信号。

5月21日,一则“三一重工拿到军工准入证”的消息将三一重工股价在午后死死钉在涨停板,虽然三一重工在晚间公告中澄清“公司并未获得军品生产相关资质”,但外界对于三一重工介入军工的猜测一直在持续。

针对该事件,三一重工董事、高级副总裁赵想章解释称,并无“军工准入证”一说,国家对相关资质的规定主要分为四个方面,即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科研生产单位保密认证、科研生产许可证、名录认证等。赵想章承认,“三一成立军工部是事实,这符合国家战略,三一人愿为之做出贡献。军工部隶属三一重工泵送事业部,即公司的三级机构。但因公司项目尚处于初期阶段,以上资质尚未获得。”

赵想章否定了市场关于公司拿到军工订单的传言,他说:“三一重工在军工方面还没有明确发展方向,假设公司要做的话,会结合公司自身优势,在机械制造、自动控制、液压、自动化等方面发挥长处。”

虽然正处于起步阶段,但诸多迹象显示,借军民融合深度发展,三一重工正精心推动着另一次产业转型与升级。

赵想章说,“设立军工部,是为公司实施转型发展战略,探索新的业务增长点。”实际上,三一集团近年正在构建新的战略布局,先后进入海洋工程、风电、石油机械、农业机械、工业化住宅、银行与保险等多个领域,军工是其触角之一。

那么,为什么选择军工作为转型切入点之一?显然三一是经过了深思熟虑的。

4月16日,工信部发布《军民融合深度发展2015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启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2015专项行动,加大对“军转民”和“民参军”项目、军民结合产业发展等的资金支持力度,引导更多社会资金进入军民融合发展领域,更好统筹军队建设和民用建设。有专家分析称,2015年是“民参军”未来黄金十年的元年,所以当下来看,它自然是工程机械企业转型升级一种很好的路径选择。

事实上,“民参军”模式早已引起了众多工程机械企业的关注。中联重科在军工产业已布局多年,其旗下多个实体(部门)具备军工生产资质,部分通过二级保密资格认证;徐工集团长期以来也参与了军工装备的研发与生产,并在今年3月启动了军品精益服务;山河智能已具备军工生产资质,总装备部、总后勤部均有产品订单。

中联重科:借助并购打造环境产业世界级“超级航母”

中联重科6月1日晚间公告,公司拟联合曼达林基金共同投资7500万欧元,折合人民币约5.08亿元,通过收购老股和增资扩股方式获得意大利LADURNER公司75%股权,其中,中联重科拟投资5700万欧元,折合人民币约3.86亿元,获取意大利LADURNER公司57%的股权。

意大利LADURNER公司成立于1990年,是欧洲领先的环境和可再生能源全方位解决方案提供商及投资运营商,在意大利及全球其他国家投资、运营的环境项目超过30个,业务领域涉及城市固废处理、污水污泥处理、可再生能源、土壤复垦、环境咨询服务等。

借助此交易,中联重科在境外直接获得超过30家环境运营项目,形成稳定利润来源或将于年内并表。此外,公司还将整合标的公司多年来在环境产业积累的国际领先技术和项目运营经验,与自身强大的制造能力、市场网络和资本运作优势相结合,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迅速拓展环境产业市场,有望在短时间内发展成为环境产业领域具备领先技术优势和全球市场竞争力的跨国企业。

“中联重科未来将利用已有的产品、技术、市场、品牌等方面的优势,继续借助资本市场,在全球范围内进一步整合优质资源,继续加大对环境产业的投资力度,努力将中联重科打造为中国乃至全球集装备制造、投资、运营为一体的继公司全球工程机械领先企业后全球环境产业的超级航母!”中联重科副总裁、环境产业公司总经理陈培亮表示。

话音未了,短短4天后的6月5日,中联重科再次宣布,投资4573.76万元,获取淮安晨洁公司96%股权。

中联重科称,此协议的签订标志着公司向环境治理综合服务商转型后首个特许经营项目的落地,该项目也将是中联重科引进国际先进环境治理技术后在国内的首个项目试点,快速实现国际领先技术与国内重点项目的完美接轨。

据中国工程机械商贸网编辑了解,中联重科发力环境产业绝非一时心血来潮,自2013年公司正式确立五大板块齐头并进的发展战略以来,环境产业(包括环卫机械)便一直在公司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中联重科2014年年报显示,环卫机械国内市场占有率稳居第一,并且实现了复合增长30%以上的成绩。

另外,与在低迷中挣扎的工程机械行业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环境产业正迎来飞速发展的黄金时代——“十二五”期间,中国环保累计投入将超过5万亿人民币;2015年4月16日“水十条”(《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颁布将带动环保产业新增产值1.9万亿元;5月16日经国务院批准,国家财政部下拨专项资金80亿元用于支持京津冀及周边、长三角、珠三角地区开展大气污染防治。

紧抓机遇,借势崛起。分析称,未来3-5年,中联重科环境产业收入规模快速飙升或将超过工程机械板块的收入。

编后语:

2011年4月至今,工程机械行业始终在下行通道中挣扎。如今,随着新型城镇化的稳步推进、基建投资力度的逐步加大以及“一带一路”战略的推动实施,国内外市场都迎来了新的转机。然而积重难返,加上工程机械行业对于政策利好的消化会有较长时间的过渡期,所以短期来看,行业形势依然不容乐观。

那么如何应对?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管理》副主编宋承敏教授给出的建议是:转型升级,提质增效!显然,诸多工程机械企业已经走在了正确的道路上,而方向正确了,成功就不会太远!

小孩子得白癜风是什么原因

成都白癜风专家

南京皮肤蝇蛆病医院

重庆肥疮医院

上海环状肉芽肿医院

友情链接